宠物安乐死怎么办?
1.什么是安乐死 “安乐死”就是让宠物在毫无痛苦的情况下自然死亡。 一般用于治疗无法救治的晚期肿瘤、心脏病等疾病动物,或遭受巨痛,无治愈希望的创伤动物(如严重烧伤、骨折等)。 一些器官功能衰退、年老体弱、长期残疾、患有严重遗传性疾病等的猫狗,如果生活质量很低,治疗也没有明显意义时,可以实施“安乐死”。 但必须指出的是,实施安乐死不是让猫狗“舒服地死去”,而必须是“无痛苦”地死去。对患病的猫狗要尽可能采取综合措施来控制疾病,从而减轻其痛苦,但终不能完全消除病痛。
2.怎样实施安乐死 首先要由主治医生判定是否适合施行安乐死。然后,在病人病情基本稳定后,医护人员开始进行一系列有关安乐死的讨论和准备工作。 在安乐死实施前,主诊医生要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和进一步诊断,排除病人精神抑郁或其他疾病引起的衰竭状态;护士则进行药物配置。双方共同确认病人符合安乐死条件后,主诊医生签字批准。 药品一般由医院药局提供,为处方药,需要医生开具处方并签名后方可购买。
实施安乐死的操作过程并不复杂,通常采用静脉注射方式,让患者“平心静气”地进入“梦乡”。然而,要做到让患者无痛苦,却又并不容易。因为有些动物对疼痛的刺激不敏感,这会给操作带来一定难度。在注射之前,要先给动物灌胃(吃奶头),使其处于安静状态,防止其在注射过程中突然挣扎而导致意外。 为了防止动物在注射后苏醒,医生会在其体内注入一定剂量的麻醉剂。这些药品都经国家主管部门严格把关,在指定范围内使用不会对动物造成毒害。当然,医生也会根据动物的状况调整用药量。 整个手术过程都在监护下进行,不会发生意外。
3.哪些情况不宜实施安乐死 有严重神经系统疾病、昏迷、全身麻醉状况下的动物和孕妇都不宜实施安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