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的鱼有病的症状有哪些?
先分享几条病鱼的图片吧 这是三条得了肠炎的病鱼,体色较暗、瘦弱、厌食。 最常见的病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肠炎,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像水样便)、食欲下降甚至厌食、体质消瘦、体色变暗等,严重时脱肛,肛门红肿出血,尾鳍和鳃盖也有可能会出血。 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逐步脱水死亡,死亡率较高。 对于肠道感染引起的肠炎,可以单独投药治疗,也可以用一些杀菌剂杀灭体内外的细菌,防止继续感染。 此外要定期更换部分水,保持水体的清洁也是至关重要的。 这是两条得烂鳃病的病鱼,体表发黑,呼吸困难,爱钻泥。 烂鳃病主要是由寄生虫引起的,当水温合适时,寄生虫在鱼体内发育繁殖,刺激鳃丝发生炎症反应,使鳃丝表面粘液增多,排氧量降低,最终导致鱼类缺氧窒息而死亡。
如果发现鱼儿不爱游动,喜欢呆在水中或沙砾中,就要及时检查是否有烂鳃的可能了。 对于寄生虫引发的疾病我们可以用杀虫药进行杀虫处理,如灭虫净、地丁粉等等。另外要注意保持水质的稳定,避免水中含氧量过低造成鱼虾窒息。 这是两条身体受损的鱼,一条体表有破洞,另一条尾巴破损。 除了换水、改善水环境之外,我们要注意查看是不是其他鱼有撕咬病鱼的行为,如果有要及时分养,同时增加营养,增强体质,减少发病机会。 对于已经受伤的鱼儿可以涂抹抗生素软膏进行治疗,预防伤口感染。
1、浮头:池水缺氧时,池塘下层水和底泥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因扩散到上层而使鱼产生应激反应是正常的浮头。如果是刚开食后的春季或阴雨连绵的夏季,池鱼也出现较严重的浮头,那就是疾病症状,要警惕车轮虫病、小瓜虫病、烂鳃病、穿凿病等的发生。
2、黑头:由水霉菌、车轮虫、指环虫等寄生虫寄生引起的,病鱼的头部黑色、褐色或紫色,主要原因是饵料中缺乏微量元素及维生素,且经常用拖网捕捞使鱼体受伤,为病菌入侵提供了条件。该病又称为乌头病、黑头白嘴病、绿头病,症状明显,较易鉴别诊断。
3、红头:患病池塘中,上层水中有大量红色纤毛虫(通常为斜管虫)寄生,以致这些虫体附到鲢鳙鱼的头部和嘴周围,看起来就像鱼的头部和嘴出血一样,其实鱼体本身没有出血,只是被纤毛虫寄生太密而色红的缘故。用显微镜检查可确诊。该病也称作红头病、红口病。
4、散浮:鲤、鲫、草鱼离群散游于水面,这是锚头鳋病、指环虫病、细菌性烂鰓病、细菌性肠炎和赤皮病等并发时的常见症状。
5、翻白:成鱼池中,草鱼成群的仰泳于水面,这是肠败血鲍尔通孢子虫与细菌性肠炎并发时的表现。该病初发时,病鱼的腹部微红且稍微膨大,游动缓慢,常离群独游。病情严重时,仰游翻白,腹部红色并明显膨大,剖开腹腔检查,肠壁充血且内容物为血水,显微镜检查肠道内容物有大量孢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