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狗眼睛会发光?
这个问题的答案涉及到光学、生理学、生物演化等多个学科,较为复杂。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有关光源的知识,再结合题主的疑问来回答这个问题。
1.什么是光源?什么是光源强度? 能发出光线的物体叫光源(LIGHT SOURCE)。我们日常所见的光源可以分为自然光源(NATURAL LIGHT SOURCE)和人造光源(MAN-MADE LIGHT SOURCE)两大类。太阳、电灯泡等是可以发射电磁波的带电体,它们都是自然光源;而探照灯、手电筒的人造光源是通过电源提供电能激发气体放电产生的。
光源的强弱用亮度(BRIGHTNESS)和光源的强度(INTENSITY OF LIGHT)表示。其中亮度是描述光源射到空间某点明亮程度的物理量,其单位是尼特(NT),符号为B;光强度则是在同一地点对一定面积上所产生的电量,单位是瓦特/平方米(W/㎡)。二者之间的关系为: 而人们所看到的光线其实是电磁波,不同波长的电磁波的亮度-强度关系如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到,人眼对不同波长电磁波的敏感程度不一样,0.4μm的近红外光最敏感,0.7μm的中红外光次之,1.4μm的远红外光再次之。对近红外光和中红外光很敏感的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和黄斑部分,这两种电磁波段的照明对于正常视觉至关重要。 但上述讨论都没有考虑眼球的屈光系统,如果存在近视或远视等情况,光线进入眼内后会被折射,形成焦点,情况就有些不一样了。
2.眼球的屈光系统及成像过程 人的眼睛实际上是一个凸透镜(聚焦),角膜和晶体都属于屈光介质。当外界光线照射到这些介质表面时,会经过两次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这个过程和照相机的成像原理非常相似。 正常情况下,眼球的屈光介质的凸度是合适的,可以形成清晰影像。但如果发生近视,这层结构变得异常凸出,像距离变远,而远处物体发出的光经过镜片中心凸出的球面折射之后,会形成焦点在视网膜之前,此时若观察周围物体,可发现边缘变得模糊。
3.近视的形成及矫正方法 由于人体眼球的结构是无法改变的,因此一旦形成近视,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配戴眼镜或进行屈光手术来矫正。
①隐形眼镜 隐形眼镜有软性和硬性之分。软性隐形眼镜由高分子材料制成,质地柔软,直接佩戴在眼球表面,每天需要更换清洁。硬性的隐形眼镜是由一种特殊材质制成的。比较坚硬耐磨,但透气性较差。
②框架眼镜 根据验光结果配制合格的框架眼镜,佩戴者在佩戴过程中也要特别注意卫生细节,否则极易引起眼部感染。
③激光手术 目前激光手术分为激光制帽术和激光切削术两种。激光制帽术是用准分子激光器减少角膜组织的厚度,改变角膜弧度,从而改变屈光状态;而激光切削术则是用脉冲激光在角膜面上切割出一个凸透镜片,达到同样的效果。这两种方法都需要术前进行严格检查,确定符合手术条件后才能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