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会杀死疫苗吗?
不会杀死疫苗,但是有可能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疫苗中的灭活病毒是没有毒性的,但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需要T细胞和B细胞的配合,而酒精可能会抑制这两种细胞的作用,从而影响抗体的生成,影响疫苗的接种效果。 另外有实验表明,乙肝疫苗在饮酒量小于300毫克/日的情况下,接种第三针后一周,仅有4%~16%的患者产生抗体;接种第4针后,仍没有39%的患者产生抗体。也就是说经常、大量饮酒后,乙肝疫苗接种可能会失效。
除了可能抑制体内免疫反应外,酗酒还会影响肝脏代谢功能,增加肝脏负担,而有肝功能损害的乙肝患者正是采用口服药物的方法来治疗的,如果此时饮酒,可能造成毒素蓄积,加重病情。 为了安全起见,建议在接种疫苗期间最好避免喝酒。
喝酒是不能杀毒的,可能喝进去的酒精还没有作用到病毒的地方就被分解了。并且喝酒更不能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过度饮酒还会降低免疫力。新型冠状病毒为无包膜病毒,主要由蛋白质与核酸构成,高度亲水,酒精与水均是极性分子,根据物理学术,极性分子之间相互吸引,可发生一系列的反应。但酒精只有在严格规范的操作下,接触冠状病毒达到一定的作用时间的条件下才能有效灭活冠状病毒。
有研究在用新型冠状病毒进行的体外研究中,发现75%的酒精可以在5分钟内阻止病毒的活化。但是目前没有研究证据表明酒精可以杀死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以下方式传播: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接触传播。直接传播是指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的感染;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接触传播是指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