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鱼鱼鳍长泡怎么回事?
孔雀鱼得了鳍条病其臀鳍或尾鳍的基部开始出现大小不等的白色或乳白色斑点,鳍的条纹模糊不清。鳍条上出现不规则的白色或青灰色的带状或片状模糊,在光线照射下,有透明感,鳍体立出现多量的透明或白色水泡。此时病鱼食欲减退,游泳迟缓,生长停滞。随病情的发展鳍条上的水泡增多,鳍的末端变黑而且折断。最后全身的鳍条全部发病,鳍条折断后,失去平衡而死,或因感染而死。
导致孔雀鱼得鳍条病主要是因饲养水质恶化,孔雀鱼体质下降后,受到一些病菌或寄生虫的侵害而发病。另外在孔雀鱼的饲养水温较低时,如果采用有强力过滤装置的水族箱进行饲养管理,也会诱发生病。
由于导致孔雀鱼鳍条病的病原为一些厌氧菌,所以当发现孔雀鱼得了鳍条病后,可用10%的乌洛托品(乌洛托品五合一)100毫升,全池泼洒,隔天再用一次。对于体长2厘米左右的孔雀鱼,可用50毫克/升的呋喃唑酮溶液浸洗2小时。或者每100升水放入2毫克氟哌酸,浸洗病鱼2-4小时,每天一次。以上方法施用3-5次即可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