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土猫是长毛?
家猫毛长的秘密,在于一段叫EDAR的基因,它是哺乳动物调控表皮发育的重要元件。在狗子身上,EDAR突变能导致毛发、牙齿和汗腺的改变:中国沙皮犬(Akbash)和日本秋田(Akita)的无褶(wavy coat)表型,都和EDAR相关。而在家猫那里,EDAR基因也发生了突变,这段突变能调控毛发生长基因FGF5的表达,导致毛发异常增长,长出长蓬松的毛发。这种毛发的变异现象,在生物学中被称为弗林效应(Flinn effect),它能将短毛型动物改变成长毛型,一般只见于家养动物,像是长毛兔、长毛 llama 以及家猫。
尽管,科学家们还未能确定,EDAR与其它毛发性状(比如波浪型毛发)的关系,但至少可以证明:只需要单一、简单遗传改变,就能导致复杂的毛发表型出现——像家猫,尽管长毛变异如此复杂。
此外,猫品种间的毛发长度也不一,这是因为决定猫毛长基因的等位基因有着完全显性和不完全显性的作用,而杂交后代的毛长主要依据显性基因的类型而定。
如果猫杂交的双方个体都带有长毛的隐性基因,那么杂交后代就是长毛的。同理可得,如果猫杂交的双方个体都带有短毛的显性基因,那么杂交后代就是短毛的。如果一方带有长毛隐性基因,一方带有短毛的显性基因,那么杂交后代通常还是短毛的,因为显性基因是完全显性的。
说在最后:土生土长的中华田园猫,绝大多数是短毛猫。尽管一些地区也有长毛猫的出现,但毕竟是极少数,所以当看到一些土猫是长毛的,也无需觉得稀奇,这是基因变异的正常情况,毕竟喵星人来到地球上才才不过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