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皮肤真菌感染是什么?
猫癣的真菌主要为许兰毛癣菌,其次为犬小孢子菌和断发毛癣菌。发病多见于2~6月龄少毛或长毛猫。感染源为主人携带的癣菌或患有猫癣的猫。主要传染途径为直接接触。一般健康猫即使接触感染猫也不易发病,而幼猫、营养不全、患有慢性疾病、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机体免疫力差的猫易发生猫癣。
症状
常见的有三种形式:第一种为现在最常见的毛癣,病猫的额部、耳廓、胸部和腹部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界限明显的脱毛斑,皮肤潮红,表面被有呈灰黄色的糠麸样屑痂,类似人癣病。随着病情发展,病情加重,病猫可发生食欲减退,进而废绝,甚至引起死亡。第二种为足癣,主要侵害足部皮肤,特别是足背和趾间,出现丘疹、水疱、糜烂、脓疱藓,不断有渗出,形成湿性 dermatitis。第三种为“黑脚病”,主要发生于蓝色(黑毛)猫。主要表现为趾间和足背的黑褐色、无痒感、无明显界限的斑块,该处的毛被妨碍而直立或折断,有时皮肤出现轻度的增生和脱屑。
治疗
局部可用5%碘酒涂抹,但不可涂于头面部,因为碘对毛球有损伤。也可以用2%~3%硼酸溶液清洗后,选用氢化可的松软膏、曲安奈德软膏、皮质醇乳膏、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或水杨酸软膏涂于患处。此外,也可用抗真菌制剂氧化锌油或1%伊曲康唑软膏局部涂擦。
由于霉菌孢子在环境中可以存活数月之久,所有患病猫接触过的物品和环境都应进行消毒。可使用0.05%~0.25%酚类消毒液、0.5%氢氧化钠溶液、2%福尔马林、5%次氯酸钠消毒液进行消毒,消毒周期应持续3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