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牛奶油开白遗传吗?
这问题怎么没人回复啊……我是做乳品的,其实“水解”这个词不太准确(但也没错) ,应该叫“预处理”。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将酪蛋白从乳清中分离出来,这个过程在发酵剂添加到牛奶中进行,通过搅拌让二者充分融合。这一步的操作根据产品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比如做成酸奶,就需把搅拌好的奶液装入容器中盖紧盖子,让乳酸菌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下发酵一定的时间;如果做成奶油奶酪,则需要把搅拌好的奶液加热到80℃左右保持一定时间,使脂肪球表面形成一层卵磷脂膜,以防止脂肪的氧化和后续的水解。
总之呢,不管是哪种产品,都是要先对原料进行预处理才能继续进行接下来的发酵过程。 至于题主的问题嘛,我觉得可能涉及到几个方面:
1、是否所有含有α-乳清蛋白的乳制品都容易变质?
答:应该说含有α-乳清蛋白的乳制品都有变质的潜在可能性。因为α-乳清蛋白是人体所需的优质蛋白,而且是完全蛋白,这意味着它不需要额外补充碳水化合物就能被人体直接消化利用。所以,一般来说,只要是有活性的细菌,它们就可以利用α-乳清蛋白作为营养来源繁殖代谢。
当然,我们所说的“活性细菌”是指能分解蛋白质的微生物,而不是指能引起吃的食物腐败臭了的细菌。前者包括各种厌氧芽孢杆菌(泡菜制作中的主要菌群),放线菌(干酪、酱油制作的主要菌群)等等,后者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2、变质的后果是不是都会产生毒素啊?吃了会不会死人啊?! 答:一般来讲,细菌分解蛋白质会产生氨氮、胺类、胺基酸等化合物,这些物质并不会产生特殊的毒性,只有达到一定量才会导致中毒反应,这时候往往已经可以闻到气味改变,液体变浑浊,出现絮状沉淀或膏糊状物。此时应及时停止使用,以避免摄入有毒有害物质。但是,有些细菌会产生异尖素、溶血性链球菌抗体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一旦被人吃下去,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严重的会导致死亡,这类细菌有乳酸菌、肠杆菌等。
3、有没有什么办法解决呢? 答:对于含有活性细菌的乳制品,为了防止其腐败变质,通常采用的方式是:
①降低其中细菌的生长密度(也就是减少活菌数),这可以通过灭菌或者高温杀菌来实现;
②缩短食品的新鲜程度,尽快销售出去;
③使用耐酸抗碱抑菌剂,如磷酸盐类物质、聚酰胺树脂等,以杀灭或抑制细菌。 目前,国内市场上销售的牛奶大多经过高温杀菌后冷却到常温出售,这样可以较大程度地保证食品安全。而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儿童、老人,身体免疫力低下者,肠胃功能不完善者,需要补充必需氨基酸者,可以选择食用经过水解处理的蛋白质,这样既可以避免过敏原的刺激,又可以满足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