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画眉鸟唱不连口?
画眉鸟的歌唱特点与鸣禽类动物的基本歌唱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先由声音器官的气流冲击声带发出声波(鸣叫),然后这些声波通过口腔及共鸣腔放大并美化音色,最后由嘴部(鸟喙)传递出去形成我们可闻到的鸣叫。要使自己的画眉鸟能连续唱歌,就必须从调节和控制它的发声器官开始。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发声器官? 发声器官指的是人类或鸟类喉头以下的咽腔部分。它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声带及其周围的声带肌组成的声音通道,另一部分就是位于声音通道末端的共鸣腔体。 人声和鸟声的唱法基本一样,都要通过声带的振动产生音源(声波),不同的是人声通过空气直接传播,而鸟声则需要经过鸣管—声带—口腔这一声路系统才能进行传导。如果我们在调教自己的画眉鸟时,仅仅注重了调节它的鸣管(吹口),而没有注意调节它的发声器官的话,那么它的歌声肯定是断断续续、不连贯的。因为发声器官如果没有得到良好的调节与控制,那么声带发出的声音就会因气流的冲击而变得支离破碎、频率过低或过高;而且由于没有良好的口腔及共鸣腔体配合,这种不连贯的声音更会因为音色太差而令人难以欣赏。 反之,如果我们能够很好的掌握并调节好动物的发声器官,那么它的歌声肯定会锦上添花、更加动听。
如何调整动物的发音器官呢? 我们只需要抓住两个关键点即可。一是正确掌握打开发声器官的办法,二是学会控制发声器官的着力点。只有将这两个关键点的技巧完全掌握并运用自如,我们才能最终实现自己想要的完美音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