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身上寄生虫什么样子?
桑玉最佳答案
蛔目异尖科,异尖属,异尖虫(Parasite)。体长3mm左右,呈长圆柱形,背部隆起,有4对胸足和2对腹足,无眼和无口。全身覆盖着绒毛状短细的鳞片,体表颜色为暗褐色至红棕色。
绦目异尖科,异尖属,海兽胃线虫(Acanthocephalus antarticus)。成虫形态和生活史与异尖虫相似,不同之处是体较大,长6~7mm,宽约1.5mm;体内具有由微血管构成的复杂而完整的消化管。雌雄异型,以尾部的交接器接触对方时,能伸出像笔芯一样的尖刺,插入对方的消化道内。
线虫目的蛔目异尖科,异尖属。体细长,呈圆柱形,长约8mm,最大宽度约为0.5mm。全体分为头部、躯干和尾部三部分。头部不甚明显,有单眼和侧耳。口腔内有牙齿和舌,用来咀嚼食物。颈部可随头部伸长或缩回。胸部有4对胸足,腹部分5节,每节有1对腹足和后肢,末端有尾巴一样结构。本寄生虫生活在大鱼和海洋动物的消化道里,借消化系统运动而游走,当移动到幽门附近时,钻入胆道或者消化道壁的皱褶内,此时患者多无明显症状,有些患者出现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或者腹泻,个别患者粪便中可能带有血液。如果虫子死亡或老熟幼虫自口内排出来,则症状消失。 须目的蛔目异尖科,异尖亚科。成虫较小,长2~5mm,宽0.5-1.0mm。体狭长,略呈圆柱形的叫狭唇虫,呈圆筒形的叫宽唇虫。口部周围有2个角质环。在头部的两侧各有2个触角,中间一个最长。
幼虫期的成虫生活在海鱼的消化道内,随着鱼类进食而吞下,幼虫在胃肠道内移行,在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内寄生,并侵入细胞内吸收营养物质。3日龄的幼虫可进入胆道或消化道壁的皱褶内,幼虫在这里边消化食物,边发育成长。如果虫体遇到外界刺激,可以收缩和蠕动,以逃避危害,当受惊动时可立即潜入细胞内。当幼虫发育成熟后,从消化道壁或胆道内爬出,在肠腔内等待时机,当人们吃了含有虫体的食物后,幼虫再次进入消化道内继续生长繁殖,形成新的感染。
主要症状
1、狗狗感染后会在肛门寄居,当狗狗睡觉休息时会感觉到痒痒的,继而使劲挠肛门或屁股蹭地面,主人以为是皮肤病,其实不是,狗狗是因为寄生虫感到不适才会这样做。
2、狗狗感染钩虫,如果钩虫进入胃肠道,会吸附在肠粘膜上,然后不断的吸取血液,同时分泌抗凝血的物质,新鲜血液排到肠腔后会刺激肠道,所以患有钩虫病的狗狗经常拉稀便,严重的拉血便,长期下去会导致狗狗贫血。
3、狗狗感染蛔虫病,一般患病初期没有症状,一旦发病,主要表现为生长停滞,消化不良、腹泻,慢性咳嗽,严重者发育不良。通常患病狗狗会营养不良、消瘦、贫血、被毛粗糙,有的幼犬会由于严重的蛔虫病而死亡。
寄生虫怎么治
寄生虫可以分为体内寄生虫以及体外寄生虫。体外寄生虫最明显的就是跳蚤,主人可以通过观察狗狗皮肤表面以及毛发间隙是否出现小红点来判断,同时体外寄生虫还会导致皮肤表层出现红肿、发炎、皮肤过敏等情况。而体内寄生虫危害性更大,治疗起来也更为复杂,当患有体内寄生虫时,狗狗的肠道内会出现蛔虫、钩虫以及绦虫等寄生虫,导致消化受到影响,同时身体其他脏腑也容易受到影响,导致患病。寄生虫的治疗通常使用药物就可以缓解,而药物的使用必须在兽医的指导下进行使用。同时寄生虫的治疗是有一定周期,所以即便是治疗后暂时没有出现异常,仍需要进行1-2个周期的治疗,同时宠物医院进行检查达到临床治疗标准后才可以停止治疗。
寄生虫怎么预防
寄生虫的预防可以从日常饮食做起,很多寄生虫是可以通过口进入狗狗体内。首先日常喂食以狗粮为主,如果喂食肉类最好煮熟后再喂食,防止生肉有寄生虫感染狗狗体内。而且狗狗的餐具要经常消毒清洗,避免感染寄生虫。同时也要注意日常的清洁,可以使用宠物专用的体虫喷剂、虱克星等,洗澡的时候也可以使用宠物沐浴液。定期到宠物医院进行体内外驱虫,一般是到季节交换的时候,3个月进行1-2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