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身上有好多小肉疙瘩?
这是毛球,很多爱猫人士都非常关心这个问题,因为如果主子身上长出了大大的毛球,看起来非常不好看,而且有可能对健康的危害也是很大的,那么到底什么是毛球呢?该如何预防以及处理呢?今天就来跟大家一起聊一聊吧! 首先要搞清楚,并不是所有的“小肉疙瘩”都是毛球哦~ 虽然猫咪确实有“吐毛球”的习惯,但也不是所有能看得出来的肉粒都叫做毛球。 因为导致猫咪出现这种“小肉粒”的情况是有很多种的,可能是寄生虫(吸虫、蛔目、绦虫和原虫)、皮屑或者结痂、真菌感染(螨虫)或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的,所以千万不要随意处理,可以先去医院进行诊断后再做处理也不迟哟!
那为什么猫咪会吐毛球呢? 其实,这跟猫咪喜欢“舔毛”这个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因为猫咪的舌头上有倒刺,在舔毛的时候,这些倒刺就会刺进皮肤里,从而把皮肤表面的脏东西带进入消化道,然后通过呕吐的方式把毛发等异物清理出来。 但是如果毛发进入了胃里面,那么就很容易淤积在肠道里,时间久了就会形成毛球。当猫咪肠胃蠕动的时候,毛球随着肠胃运动而被带下来,最后就形成了所谓的“吐毛球”现象了…… 所以想要有效减少毛球的产生,最主要的就是要改善猫咪的舔毛习惯啦——比如可以给它戴上嘴套,阻止其舔毛;或者在它吃饭、玩耍的时候给予一定的关注,转移一下注意力等等。
不过,如果你家的猫咪已经出现了大量的毛球,并且出现了胃肠道堵塞的情况,那么就应该及时带它就医了~医生会通过内窥镜检查取出来,注意不要强行拔出,以免伤害到胃肠壁。
日常护理上,除了需要帮猫咪修剪掉过长过密的毛发外,还要定期帮助它梳理毛发,这样不仅能防止毛囊炎(黑下巴)等疾病,还能有效的阻止脱落的毛发堆积在皮肤表面,从而减少毛球的生成。 如果铲屎官不想花时间和精力天天给猫咪梳毛的话,可以在平时多留意一下猫咪的毛发是否浓密,如果有打结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处理,因为毛发中的灰尘、污垢等容易滋生细菌,这样反而容易加重皮肤问题甚至导致全身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