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是不是通的?
人的耳道分三间,每个房间之间用墙隔开,这堵墙就叫鼓膜。 把两个耳道之间的鼓膜拉开,我们就能看见中耳腔和内耳道了。在鼓室的前上方有一个椭圆形的结构叫做前庭管,它上面连接着听觉神经的听觉纤维(就是我们听到声音的时候,从耳朵里传来的那个感觉),下面通过一个圆形通道与中耳腔相通。 中耳腔是一个完全由软组织组成的空腔,前面是鼓膜,后面是中耳腔的顶壁。这些软组织包括鼓窦、前庭水管、半规管等。 在这个空腔的底部靠近鼓膜的地方有2个互相交叉成“Y”状的肌肉,叫做镫骨肌。在这2块肌肉的下方各有一条穿过鼓室的听神经干。
在正常的耳道和中耳腔里存在着成对的含气小泡;它们彼此分开,分别称为鼓室(styloid)、耳蜗(cochlear)、前庭(vestibular)和小脑桥脑角(CPS)等。 这些小泡里的气体在身体各个部位活动时不断地被吸入和呼出,从而保证了耳道的真空状态及其中的压力保持平衡并维持着听力。
网上流传的一个判断方法:屏住气后用力捏鼻翼并鼓气时,若感觉耳朵内有气压变化,即有气流通过,就说明咽鼓管通畅;若感觉颅内有压力或疼痛,则说明耳内有病变,如中耳积液、鼓膜穿孔等。有人试过上述方法后感觉颅内压力变化、疼痛就质疑自己的耳朵可能患了病。
其实,该方法是判断耳科疾病的一个专业手法,主要用来判断中耳是否存有液体或其他病变,适用于幼童和不能清楚表达自己症状的人。普通市民盲目尝试,出现此类情况,多是鼓膜有“应激”反应所致。如果想测查自己是否有耳部疾病,可采用简单的方法:按压耳屏后,迅速松开,若双侧耳朵都能听到“啪”的声响,说明双侧耳朵对声响有应激反应且无异常问题,若某侧耳朵听不到此类声音,可初步判断该侧耳朵不能正常感知声源或可能存在其他病变。
如果想确切了解自己是不是存在耳部疾病,建议到耳鼻喉科做专业耳声检查,耳镜检查,声导抗测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