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腿多短才是矮脚猫?
这个嘛~ 首先我们从“猫咪腿长标准”说起,一般我们都认为,猫咪的腿应该长/身长(从尾巴末端到耳朵基部的距离)约为5:4。 但事实上,猫咪的腿型有3种,这跟它们先天的基因有关! 而不同的猫咪,其腿的比例也会有不同哦~ 一般来说,我们分得清三种腿的长短比例 (三短一长的喵星人,比如加菲猫、英国短毛猫等) (四短一长的喵星人,比如异国短毛猫、缅甸猫等) (二短二长的喵星人,比如波斯猫、俄罗斯蓝猫等) 当然啦,不是都说喵星人的腿越长越好看吗? 的确是这样呢~
比如,体型较小的暹罗猫,它们的腿相对就短一些。 而体型较大的苏格兰折耳猫,虽然身体圆润,但两条腿还是很长很细的。 所以啊,猫的腿其实是有长短之分的。
不过呢,如果我们要讨论的是矮脚猫的话~ 关于矮脚猫,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误区,以为它是猫咪品种之一。但其实,矮脚猫并不是品种名称。
关于矮脚猫,实际上没有一个明确具体的身高体重指标。 我们所看到的矮脚猫,其实只是猫咪在特殊情况下,出现了特殊的体态而已。 比如说,猫咪在幼年期发育出现问题或受到外力影响导致骨骼异常时,会出现“腿短身子长”的情况; 在发情期公猫为了追逐母猫,会有可能出现四肢短暂性缩短的情况…… 这些,都属于特殊情况下的矮脚猫哦~
矮腿猫不是疾病也不是任何猫种,而是英国短毛猫,斯芬克斯猫,波斯猫,折耳猫等猫种基因突变而来。而矮腿猫是因为TA们的短腿基因突变,而TA们的身体其他部位和正常猫一样健康。
矮腿猫其实也就是常说的歪果仁语中的Munchkin猫,来源于一个美国小女孩对于低矮腿猫的描述。在1983年美国落基山西南部被发现一群矮腿猫,后来在1986年被Baker发现并开始组建繁殖群,到1991年已经繁殖到15只,1994年的ITCA将其定为猫种,2003年被TICA定为冠军级猫种。
矮脚猫其实是猫类基因突变的结果之一。Munchkin猫出现的比例大约是25%,剩下的75%正常腿长。由于基因原因,矮腿猫不能和其他矮腿猫进行交配繁殖,否则会因为骨骼畸形等问题无法顺利生产或是新生幼猫没有存活能力。所以,矮腿猫通常是和其他普通腿长的猫杂交繁殖,在正常杂交中Munchkin矮腿猫出现的比例大约为50%,而普通的长腿猫出现的比例大约为50%。
在TICA猫协会的Munchkin矮腿猫的品种鉴定书上也明确指出,矮腿猫的身高应在25厘米以下,前腿和后腿在同等身高下长度尽量接近。在对猫种鉴定时分为:长毛组和短毛组,除了腿短这个特征外,其他特征和任何普通猫都完全相同。
在世界通用五大猫协会中(CFA,TICA,FIFe,ACFA,CACFEL),只有TICA正式承认矮腿猫为猫种,其他协会并不认可矮腿猫为猫种,而且CFA和FIFe并不认可矮腿猫(注:TICA中文全称:国际猫科动物协会,CFA中文全称:美国猫业协会,FIFe中文全称:国际爱猫联合会,ACFA中文全称:北美爱猫者协会,CACFEL中文全称:加拿大猫联合会)。